释迦佛陀还是忍辱仙人的时候,有一天在山中修习禅定,波罗奈国王歌利王带着猎鹰猎犬到山林围猎,正在围捕一只狼,情急之下,狼仓惶而逃在仙人身边一闪就近躲进一个山洞。歌利王一行很快就循着狼的足迹来到了忍辱仙人的面前,便问仙人有没有看到一只狼,仙人由于慈悲不忍心让狼受到伤害,又不想打妄语默默静坐不回答。
歌利王很是气愤,愤怒地问忍辱仙人:“你是谁?”,仙人平静地答道:“我是忍辱仙人。”歌利王哈哈大笑说:“既然你是忍辱仙人,我就看看你能不能忍”。一向暴躁的歌利王认为仙人默不作声,是对他心存藐视,顿时起了嗔恨。丧失理智的歌利王拔出尖刀,砍下忍辱仙人的右手!然而,忍辱仙人一动不动,面不改色,面对如此残忍的歌利王,忍辱仙人不但没有嗔恨,心中还暗暗发愿:有朝一日我成道后,一定要先来度化歌利王,免得他残害众生。
这则故事令我震撼!由此我明白了“忍辱是最高的苦行,能成就无上之涅槃”这句话的含义,圣者无不是修忍辱而成为圣者的!
固然圣者的忍辱不是普通人能理解和做到的,但回观自己的忍辱行持,内心无比的惭愧!对待生活中的有些小事就火冒三丈,怀恨在心;他人说自己一句不中听的话,好几天都在纠结嗔恨,甚至有时还想伺机报复;即使有时表面上忍辱了,其实根本不是真正的忍辱,很多时候是在忍耐, 表面不露声色,内心已经是波涛汹涌。
真正的忍辱不是单纯表面的忍气吞声逆来顺受、也不是强压怒火的表面伪装,是内心真实的修持功夫!“越王勾践卧薪尝胆”,“好汉不吃眼前亏”,这些劝导世人的观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忍辱。真正的忍辱是:忍辱者,逆我者不怒,恨我者不忿,气我者不恼,必泰然处之,无扰于心,无恼于己。
忍辱应当建立在大悲菩提心的基础上,由因缘观和慈悲观清楚地知道:当下的一切因缘果报都是自己业力的感召,不是害我的人造成的,我应该无怨无嗔去面对……众生都是我们累生累世的的亲人,他们还处于无明造业阶段,明白了这些内心就真的没有了嗔恨。即使有人害我、谤我,我也毫不在意,而且会在心里祈求佛菩萨加持他,愿他幸福,没有烦恼没有嗔恨。
“他非即我非,同体名大悲”,忍辱是对他人过错的宽容,同时也是消除我执的一种方法。佛说无为最,忍辱第一道,修行从忍辱开始,去掉我执,依教奉行,早证菩提!
作者:行茶
编辑:安然
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- 2¥
- 5¥
- 10¥
- 20¥
- 50¥
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三昧学苑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你可能也喜欢
- ♥ 从一朵莲花看无常06/24
- ♥ 恶缘可以改变吗?07/30
- ♥ 真忏悔的力量,梁武帝的元配夫人得脱蟒身而生天09/04
- ♥ 输了赌局,却成了赢家。读一休禅师故事想到的09/13
- ♥ 达摩祖师东渡一苇过江给众生带来了什么?08/08
- ♥ 德普禅师圆寂前命弟子设坛祭祀引发的思考07/27